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0篇
航空   389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推力装置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永琴  何杰  苏三买 《航空动力学报》2019,34(11):2316-2323
为了研究叶栅式反推力装置各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根据机构运动原理对反推力装置进行简化并建立了运动学与动力学数学模型。以滑动整流罩位移与阻流门所受气动负荷为输入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反推力装置各部件的位移、速度及受力特性曲线,并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尺寸参数下各部件特征点的运动轨迹和反推力装置负载力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反推力装置机构参数选择不合理时,各设计点会发生干涉现象并导致机构无法运动;机构参数变化对负载力最大值影响尤为突出,在阻流门AC段长度值增大6%,阻流门CB段长度值减小9%的情况下,负载力正向最大值将增大19.53%,负向最大值增大12.67%。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可为反推力装置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以及为反推力装置机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隋俊友 《推进技术》1994,15(3):49-55
通过全速势方程的数值积分,利用AF2格式,给出了一种用于叶轮机中叶栅型面的气动设计和绕流计算的便捷方法,对于稳态亚音速、跨音速及超音速流动均适用。与目前普及很广的、在超音区应用人工压缩性的方案相比,该算法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载荷分布对叶栅损失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孔探针、表面静压孔和墨迹显示技术,对2套具有不同载荷分布的后部加载涡轮叶栅内的三维流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载荷分布的叶栅和原叶栅相比,总流动损失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吸力面翼刀控制压气机叶栅二次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低速风洞上通过详细测量叶栅的出口流场 ,研究了叶片吸力面上不同高度处加翼刀对压气机叶栅损失和二次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合理地选择翼刀安装位置 ,可有效地控制压气机叶栅的二次流 ,降低叶栅的总损失。  相似文献   
5.
 自1970年Davis提出粘性激波层方法以来,用数值方法求解高超音速轴对称钝体绕流问题国内外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仍未见到关于平面问题的计算结果。对于平面问题,虽然方程在形式上比轴对称简单,但由于二维效应,激波层较厚,用文献[2]的方法向下游区推进有困难。另外,在驻点线上采用极限关系式虽能克服方程的奇性,但驻点解对流向步长Δξ有依赖。  相似文献   
6.
翼刀技术是附面层控制技术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有效阻断端壁附面层或叶片吸力面附面层近端壁处低能流体的横向迁移或径向迁移以及反向翼刀涡的影响来控制二次流。国外对此项研究起步较早,重点集中在对汽轮机叶栅的实验研究上;而国内在近几年,才开始了对压气机叶栅中应用翼刀技术的实验和计算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以AT89C55/51单片机为核心的主从机船舶位置控制系统。驾驶员在船长室通过键盘给定理想航向信号,选择航向传感器一电罗经测出实际航向信号,将这两个信号进行运算和处理,然后发出理想的舵偏转角信号给从机。从机安装在舵机所在现场,由精密电位器测出实际的航角信号,从机将其与理想的舵角信号进行比较,并发出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信号,从而系统快速可靠地实现船舶位置的串级控制。主从机之间的通信以RS-422标准实现。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详细分析系统原理并给出软件框图。  相似文献   
8.
大曲率弯道和叶栅内的湍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贴体曲线坐标系下应用非交错网格技术,发展了适于求解复杂流动的压力修正算法,采用速度的协变物理分量为动量方程的求解变量,推导得出一个适于任何曲线坐标系下控制单元体界面流通量的插值模式,可以有效地抑制不合理的波动压力场,计算表明,算法稳定收敛,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同时能预示通道内复杂的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9.
1引言在叶轮机械叶栅内流动控制中,可以通过在叶片吸力面、端壁上安装翼刀或隔片,控制二次流的发展,降低二次流损失,其中将翼刀加装在吸力面上的控制方式即为吸力面翼刀控制技术。吸力面翼刀主要是通过阻断端壁附面层和叶片吸力面附面层近端壁处低能流动沿吸力面的展向迁移来对  相似文献   
10.
组合叶栅的实验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了用于可逆风机叶片设计的组合叶栅设想及其评价准则,并对组合叶栅进行了叶栅的性能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肯定了组合叶栅设想的可行性,适当地选取叶栅的组合参数B、T,可以使组合叶栅的整体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与现有的翼型相比,Cymax^N R,αCymax^N R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